欢迎来到建设工程与生态科学! 首页 | 加入收藏 | 注册会员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专家智库 | 热点关注 | 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政策法规 | 投资建设 | 行业资讯
海外工程 | 绿色建筑 | 文旅康养 | 生态农业 | 科普知识 | 为您服务 | 论坛展示 | 建材博览 | 课题调研 | 企业展示
地方 北京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安徽 | 甘肃 | 湖北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西藏 | 陕西 | 山西 | 海南
视窗 河南 | 内蒙古 | 湖南 | 江西 | 江苏 | 上海 | 浙江 | 福建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广东 | 重庆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 广西
天气
预报
  您现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探索绿色建筑示范引领之路
探索绿色建筑示范引领之路
2022-07-19建设工程与生态科学


探索绿色建筑示范引领之路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2020年10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在南京、杭州等6个城市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工作计划于今年进入收官阶段,6个试点城市已有成绩如何?又将交出怎样的最终成绩单,值得期待!


探索绿色建筑示范引领之路


——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工作回顾


■ 本报记者 牛向洁


一年多前,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政府采购需求端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试点城市带着压力“摸着石头过河”。


一年多后,6大试点城市已经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需求标准体系、数字化平台、绿色金融、绿色建材检测、全流程监管……一项项成果,一条条经验,凝结着两部门和试点城市近两年的智慧与汗水。


“这是首次将政府采购政策延伸到工程领域,从需求管理角度明确采购人应当采购和使用符合要求的绿色建材、建设绿色建筑,与传统的财政政策相比在调控方式和支持手段方面都有明显的创新。”2020年10月,当两部门发布《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时,业界认为这一政策意义深远。


那么,一年多来,6大试点城市到底试出了哪些经验?


试出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


“两年试点,立足长远”,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需求标准体系的建立显得格外重要。两部门在发布《通知》时,同步发布了《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涵盖了工程建设中常用的绿色建筑材料,相关指标值均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试点城市设置各项指标划出底线。《通知》指出,试点地区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基本要求》中的相关设计要求、建材种类和具体指标进行微调;要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细化和完善绿色建筑政府采购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产品标准,形成客观、量化、可验证,适应本地区实际和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


当前,6大试点城市都已形成各具特点的需求标准体系。


南京、杭州、湖州、青岛、佛山均形成了综合性的需求标准体系,同时也各具特点。如,南京出台了《政府采购绿色建材技术要求》,包含3大类105种绿色建材,覆盖了大部分建材产品。青岛制定了《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公布了68类134种绿色建材品类。佛山除了制定《佛山市绿色建材基本要求》外,还通过组织高级技术人员成立佛山市绿色建材专家库进行评审认定,建立了《佛山市绿色建材目录》,截至目前,目录共纳入22批1128项产品。与此同时,佛山形成了试点项目应用绿色建材“13+5”模式,即必选建材13类+可选建材20选5。


与上述试点城市做法不同的绍兴,则分别形成了办公建筑、保障性住房、体育场馆、学校、医院、展览馆等6大类政府投资项目的《绍兴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制定61个大类133个品种的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技术参数汇编。绍兴考虑到部分工程项目建材产品应用范围相同,而有部分产品应用范围有局限性,最终分别形成针对6大类建筑类型的基本要求。


此外,试点城市还探索出了建立标准体系的常态更新机制。在湖州,设计单位、建材厂商等标准应用方可通过云服务平台,上报在使用标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优化建议,财政和住建部门及时组织专家进行标准升级和发布。目前,湖州与省建科院(14.760, 0.05, 0.34%)、方圆检测公司针对试点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指标参数进行第二轮调整,并将及时在绿色发展服务平台上进行发文更新。


“试点城市要结合试点工作进展不断完善需求标准,特别是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关要求嵌入到需求标准中。”针对“双碳”目标的实现,两部门对试点工作提出新要求。


两部门委托中国建筑(4.820, 0.08, 1.69%)标准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需求标准,该标准首次提出绿色低碳要求,即采购人在设计阶段对碳排放进行分析计算,提供单位产品能耗和碳足迹报告。试点城市方面,绍兴针对试点项目开展低碳社区碳排放指数设计和零碳单体建筑实施路径研究,动态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体系。


围绕需求标准的贯彻落实,其他试点城市还制定了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应用实施方案、设计与审查制度文件等。如,杭州建立了全流程建设机制、完善了施工图审查机制,并优化第三方评估机制,形成了《杭州市试点项目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全流程实施指南(试行)》《试点项目施工图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设计专篇》《杭州市试点项目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第三方评估(评价)技术导则》等。在加强工程设计管理上,南京制定了《试点项目施工图设计与审查指南》,建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基本算法,明确试点项目在设计环节绿色建材应用指标要求等。


试出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模式


应用绿色建材带来的新增成本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探索实施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是《通知》提出的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目的是达到“以量压价、以量保质”。《通知》明确,试点地区财政部门可以选择部分通用类绿色建材探索实施批量集中采购;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定期归集采购人绿色建材采购计划,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批量集中采购的先行者——绍兴,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将节能灯具、光伏设备、变频空调、电梯、抗震支架、机械式车库、充电桩等一批通用性高的绿色材料、设备设施列入集中采购计划,进行集中采购。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实施两类3种绿色建材的政府带量集中采购,标的总金额为1484.9万元,中标总价下降707.2万元,节资率达47.6%。


青岛则探索了供需直接谈判的批量集中采购模式。为缩短交易链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青岛绿色建材批量集采直接邀请生产企业参加,并通过承诺采购规模、设置优惠账期、提供金融支持等方式,激励供应商报出更为优惠的价格。今年4月,青岛对防水材料进行了政府批量集中采购谈判,邀请国内防水材料行业相关龙头生产企业参加,经过多轮激烈谈判,最终确定成交总价 233.93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39%。


南京从规格型号相对统一、采购量大、标准性强的绿色建材产品入手,组织有需求的建筑企业建立“招标联合体”,跨项目、跨主体规模化采购招标,实现“以量压价、以量提质”。


湖州、杭州将批量集中采购嵌入电子化平台。湖州政采云平台在通用产品库和项目建设等级的基础上,已沉淀出了通用产品需求参数库,便于集采机构定期归集各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针对通用产品需求参数的采购计划,如,批量集采目录制定发布、请购单管理、材料采购计划编报、集采机构招标项目需求归集等功能,并以电子招标方式组织批量集采项目。杭州依托政府采购交易平台,积极引入政府集中采购管理模式,绿色建材相关的批量归集等特色业务正在开发中。


试出绿色建材检测认证和审查方法


开展政府采购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除了打通需求侧,供给侧也要跟得上。其中,绿色建材产品的检测认证是重要一环。在需求侧,财政部印发了采信指南;在供给侧,试点城市积极推进绿色建材检测认证。


为了指导采购人采购符合《基本要求》的绿色建材产品,财政部发布了《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第三方检测、认证结果采信操作指南》,试点城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检测、认证相关规定,供采购人执行。


同时,试点城市也探索开展了绿色建材检测认证。湖州在推进绿色建材检测认证审查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方面,湖州建立绿色建材数字化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实现检测流程线上化。结合绿色建材基本要求,制定检测机构的能力清单,并依托数字化检测标准自动匹配对应能力指标,逐步实现检测在线委托、受理。通过输出数字化的在线检测报告,进一步实现检测认证高效、节约,检测结果可追溯、可共享。与此同时,湖州还推进绿色产品、3C和“品字标”认证的三合一,实现“一次认证,多份证书”,降低了供应商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湖州看来,依赖审查专家对各个标准的熟悉和理解进行逐项人工判定的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明显不适应形势要求。于是,湖州依托服务平台围绕绿色建材审查,开发了绿色建材标准数字化、公式化辅助专家审查,检测报告比对智能化的功能。


具体而言,湖州对所涉及的国标、行标进行归集并数字化,实现标准条款的关键字查询。从审查标准中拆解出每一个判定指标,规范名称并明确该指标的值域:枚举项(排序规则)、数值区间等。同时,将产品指标分类,形成设计类、检测类、承诺类和评价类4类指标。利用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清单和检测报告的数字化,与审查标准指标对接服务于市场监管部门、检验检测机构和生产厂商。湖州还为每一指标设定指标的应用场景(采信审查、进场检验、第三方评估、竣工验收、绿建评价)和管理要求(承诺类、检验检测类、评价类),在实际流程中逐项验证并实现标准的迭代更新,定期由管理部门审定后发布数字化的审查标准。


南京对绿色建材检测认证和审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导相关机构积极申报认证资质。南京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成为南京市首家认证机构,引进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设立认证分支机构。二是立足本地开展检测论证试点。依托获得论证资质的南京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和引进的检测机构开展绿色建材检测、论证试点,解决企业建材产品检测、论证难的问题。并鼓励检测机构对照绿色建材检测内容,逐步扩展检测参数范围,提升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佛山已有类似做法,组建了佛山绿色建材认证机构,积极推动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获得绿色建材认证资质,并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分公司设在佛山,充分拓宽本地建材产品的认证途径。


试出绿色建材应用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平台犹如政府采购绿色建材的“底座”,试点城市或开发新平台,或在已有平台上新增功能模块,打造线上交易、监管、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建材检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碳排放计算分析工具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绍兴开发的绿色建材政府采购使用云平台(“筑采云”平台),主要建设6个子场景,包括建设项目库、供应商城、采购交易、采信监管、市场询价、绿色金融等;同时,绍兴还开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碳排放计算分析工具等辅助系统,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材全流程多跨场景应用的统一集中管理。


青岛搭建起集智能化设计、建材交易、在线检测、绿色金融、智能档案、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建材监管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可直接招采到符合绿色标准的建材产品,并对绿色建材产品进行追踪管理,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湖州打造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发展服务平台,设立了“绿色建材”“绿色产品”“绿色金融”三大板块,实现绿色建材检测认证、交易、入围和批量集采组织、绿色金融等特色功能。


杭州和佛山则是在已有电子化平台上开发新应用场景。杭州在已有平台上搭建了政采云绿色建材馆,除了基本交易链路贯通,还能够利用电子化平台汇总各建设主体绿色建材需求。佛山建设上线绿色建材电子商城,绿色建材产品纳入绿色建材目录后,统一在电子商城进行交易。


试出支持绿色建材推广的金融创新


积极引入绿色金融,为绿色建材企业提供资金保障,试点城市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路。


出台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文件。青岛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形成金融支持政策文件。湖州出台全国首部地市级绿色金融促进条例,将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纳入地方立法体系,进一步激发绿色建筑发展活力。


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绍兴以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合同、采购合同、结算款作为信用抵押进行供应链融资,支持建材供应商、施工企业向合作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湖州先后推出“零碳建筑贷”“低碳提效贷”“绿色建筑贷”等20余款绿色金融信贷产品;全面推广“保险+服务+信贷”绿色建筑性能保险,保障绿色建筑从绿色设计真正走向绿色运行。佛山运用政府采购合同进行融资,明确中小微绿色建材企业可凭借中标(成交)通知书或政府采购合同申请融资,获得无财产抵押贷款。


除此之外,青岛还与建设银行(5.290, 0.05, 0.95%)、中建股份等多家总部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带来绿色金融支持额度共计3500亿元。推进绿色建材白名单制度,促成绿色白名单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110家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658亿元,同比增速为53.42%,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佛山对新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5万元。2021年,全市共34家企业获专项扶持资金170万元。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试点城市硕果累累,形成的经验远不止于此。今年年底,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即将结束,但这只是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的开始。推动绿色建筑由“浅绿”走向“深绿”,政府采购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


试点城市已形成各具特点的需求标准体系


南京出台了《政府采购绿色建材技术要求》,包含3大类105种绿色建材,覆盖了大部分建材产品。


青岛制定了《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公布了68类134种绿色建材品类。


佛山建立了《佛山市绿色建材目录》,截至目前,目录共纳入22批1128项产品。


绍兴形成了《绍兴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制定61个大类133个品种的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技术参数汇编。


试点城市已形成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模式


绍兴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将节能灯具、光伏设备等一批通用性高的绿色材料、设备设施列入集中采购计划,进行集中采购。


青岛绿色建材批量集采直接邀请生产企业参加,并通过承诺采购规模、设置优惠账期、提供金融支持等方式,激励供应商报出更为优惠的价格。


南京从规格型号相对统一、采购量大、标准性强的绿色建材产品入手,组织有需求的建筑企业建立“招标联合体”,跨项目、跨主体规模化采购招标,实现“以量压价、以量提质”。


试点城市积极推进绿色建材检测认证


湖州建立绿色建材数字化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实现检测流程线上化。结合绿色建材基本要求,制定检测机构的能力清单,并依托数字化检测标准自动匹配对应能力指标,逐步实现检测在线委托、受理。


南京引导相关机构积极申报认证资质。南京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成为南京市首家认证机构,引进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设立认证分支机构。


试点城市打造绿色建材应用数字化平台


青岛搭建起集智能化设计、建材交易、在线检测、绿色金融、智能档案、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建材监管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可直接招采到符合绿色标准的建材产品,并对绿色建材产品进行追踪管理,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绍兴开发的绿色建材政府采购使用云平台,主要建设6个子场景,包括建设项目库、供应商城、采购交易、采信监管、市场询价、绿色金融等;同时,绍兴还开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碳排放计算分析工具等辅助系统,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材全流程多跨场景应用的统一集中管理。


试点城市支持绿色建材推广的金融创新


湖州先后推出“零碳建筑贷”“低碳提效贷”“绿色建筑贷”等20余款绿色金融信贷产品;全面推广“保险+服务+信贷”绿色建筑性能保险,保障绿色建筑从绿色设计真正走向绿色运行。


佛山运用政府采购合同进行融资,明确中小微绿色建材企业可凭借中标(成交)通知书或政府采购合同申请融资,获得无财产抵押贷款。


  按分类浏览
热点关注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行业资讯
海外工程 文旅康养
科普知识 建材博览
课题调研 关于我们
  最新推荐
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
习近平将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工程与生态科学 | 关于我们 |专家智库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2015-2020 cnecag.org 建设工程与生态科学 备案号:京ICP备16025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