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
 惠东,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之东,故名惠东,惠州市辖县,地处广东省沿海的大亚湾、红 海湾畔,位于北纬22°30ˊ至23°23ˊ、东经114°33ˊ至115°26ˊ之间。1958年由惠阳县析置,1959年撤消,1988年属于惠州市管辖。全县东西最宽90公里,南北最长98公里,陆地总面积3535.17平方公里,海岸线171.8公里。常住人口约110万人,户籍人口83.9万人。有惠东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8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地为平山街道。东倚莲花山与广东省海丰县毗邻,北靠河源市紫金县、惠州市惠城区,西接惠阳区,南临南海的大亚湾和红 海湾。惠东是中国象棋大师著名特级大师吕钦的家乡、是广东省的象棋之乡、是全国体育先进县;惠东,又是广东女鞋名城、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粤东商贸物流重镇。 方 言 客家语、福佬话、惠州话、占米话、军话等 著名景点 双月湾、海龟湾、巽寮湾、亚婆角、平海古城、九龙峰等 惠东县属沿海山区县,莲花山脉分布在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地势较高,南部沿海多为丘陵,地势较低,整个地势是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江支流西枝江自东北向西南婉蜒流经县境。北部、东北部是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27座,属莲花山脉和乌禽嶂支脉,其中最高的莲花山主峰海拔1337.3米。这里是惠东的主要林区,占惠东县总面积43%。中部是沿江平原和丘陵,地势较平缓,土质肥沃,是惠东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区,占惠东县总面积36%。南部是稔平半岛,属沿海丘陵区,是惠东的渔、盐生产基地,占惠东县总面积21%。 海洋河流 惠东县有218.3公里海岸线,共有大小岛屿55个、海湾18处。水深100米以内的渔场7个,天然渔港6个,滩涂面积近4万亩,5米以内浅海面积13.1万亩。其中水域面积4.5万亩的考洲洋,属溺谷型海湾,水道水深3~6米,其余水域水深0.3~1米,海底较平坦。全县有近100公里的沙质海岸,海水污染较少,是天然的海水泳场。 惠东境内的主要河流为珠江水系的东江支流西枝江,尚有属粤东水系的独流入海的19条河流。西枝江集雨面积2670平方公里,在境内主流长143.8公里,河床宽50~200米,常年平均流量93.4立方米/秒。粤东水系独流入海的河流,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仅1条。 气候水文 惠东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2012年年平均气温为22.0℃,最低2.9℃,最高气温36.4℃,分别出现在12月31日和8月1日,全年降水量为1689.4毫米,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全县有1个水位站、2个水文站和1个潮水位站,2011年最高水位16.54米(6月22日),最低水位15.46米(4月29日)。 旅游发展 惠东旅游资源分布面积达806平方公里,占惠东县地理面积的23.7%。坐落在港口旅游度假区大星山下的海龟湾(港口海龟湾)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著名旅游景点有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平海南门海滩、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平海古城、平海鹧洞滨海温泉、港口双月湾、稔山亚婆角、白盆珠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盆珠温泉、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广东省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的古田自然保护区[17]、梁化森林公园以及九龙峰旅游区、南山龙岩寺、西来古刹等名胜。还有建于明清时期颇具特色的多祝皇思扬古围村、增光田坑城、平山百丘田革命老区、广东省镇一级最大的安墩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增光凤岗天然牧场惠东小草原、县城南湖公园、东江红都高潭老区等旅游景点。 全县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粮食连年丰过时收;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初步建立起以电子、机械、建材、服装、制鞋为重点,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交通、通讯、能源和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初具规模,以黄埠、吉隆两镇为代表的个体私营制鞋业已发展成为惠东的支柱产业。 2012年惠东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9亿元,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2亿元,增长28.1%;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增长14.1%。 农业在惠东县国民经济中居主要地位。 1979年以后,实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高产量、高产值、高效益)。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结构中,种植业比重由1980年的59.3%降至48.1%。90年代初重点发展商品蔬菜基地,1995年,种植业商品率76.58%,比1988年的48.62%增加了27.96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逐步向商品化、社会化、基地化转变,全县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的年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0.67亿元,比1949年增长37.7倍;水稻总产量18.83万吨,平均亩产317公斤,总产比1949年增加35.3倍。 全县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县城建有集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南湖公园等文化设施。县镇文化生活丰富,体育事业蓬勃,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广东省象棋之乡称号。 建成后的惠东文化广场融露天演出、音乐喷泉、休闲长廊、绿化观赏、集会庆典于一体,给市民提供了一个游览观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该广场更是被省市政行业协会评为2009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建成后的环城北路从根本上解决了国道324线穿城段的交通瓶颈问题,方便了市民出行,同时还拓宽了县城的交通骨架;建成后的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了防洪、发电、供水、交通、环保、绿化、居住、文化等功能的有机结合,为市民营造了一条融人工湖、堤、路、桥为一体的沿江风景带。 惠东县十大民心工程于2007年4月启动筹建,至2012年1月26日环城北路通车、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下闸,历时2年多,总投资达12.18亿元。十大民心工程包括:县城环城北路建设工程、县城新小学建设工程(胜利学校)、西枝江惠东县城段水利枢纽工程、县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县城22条主要内街道路建设工程、平(山)多(祝)路蕉田段改造工程、惠东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县城环卫设施建设工程、飞鹅岭森林公园建设工程以及县城全民健身广场建设工程,涵盖了道路交通、文化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十大民心工程之一的惠东文化广场还被省市政行业协会评为2009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 惠东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7℃,平均年降雨量1805毫米。全长176公里的西枝江河贯穿全境,以两岸良田广袤的西枝江为轴心,全县可分沿海、沿江、丘陵山区三类地区,盛产海洋鱼类、贝类、水稻、甘蔗、花生、大豆和荔枝、芒果、龙眼、香蕉、柑桔等。其中白花三黄鸡、梁化梅菜、港口大园萝卜、铁冲牡砺、高潭明姜和蜂蜜等等都是著名的出口土特产品。还有白盆珠水库鱼、九华牌马铃薯、粤农牌糯米糍、鲜荔枝干、增光仙婆果、平海马铃薯、招贤酥蚶、东阁蚝、平海大顶苦瓜、高潭明姜、港口大园萝卜、大洲芒果、梁化梅菜、铁涌赤岸蚝、安墩乌龙茶、安墩三黄鸡、安墩春甜桔、马山绿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