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建设工程与生态科学! 首页 | 加入收藏 | 注册会员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专家智库 | 热点关注 | 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政策法规 | 投资建设 | 行业资讯
海外工程 | 绿色建筑 | 文旅康养 | 生态农业 | 科普知识 | 为您服务 | 论坛展示 | 建材博览 | 课题调研 | 企业展示
地方 北京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安徽 | 甘肃 | 湖北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西藏 | 陕西 | 山西 | 海南
视窗 河南 | 内蒙古 | 湖南 | 江西 | 江苏 | 上海 | 浙江 | 福建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广东 | 重庆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 广西
天气
预报
 
首页 | 广东要闻 | 产品·基地 | 农业·科技 | 地方视窗 | 品牌推荐
  您现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东莞市洪梅冰糖蔗进入采收旺季
东莞市洪梅冰糖蔗进入采收旺季
-0001-11-30广东农业信息网

     目前,是东莞市洪梅镇冰糖蔗大量成熟上市的旺季,爱吃甘蔗的市民们有口福,又可以品尝到甘甜可口的地道冰糖蔗了。
  凼涌村是东莞市洪梅镇冰糖蔗的主产区。下午,在凼涌村农田里,强叔夫妇正在他家的蔗地里忙着采收。一条条均匀笔直的甘蔗被砍伐下来整理好后,成捆地摆放在地头。经过简单修整包装后,强叔准备运到邻近镇街如万江、道滘售卖。
  “我们的面积不大,主要是自家零售,每斤售价1元,最高每斤卖1.2元,价格还可以。”强叔家的甘蔗面积只有3亩多。不过他种植甘蔗已经有十几年经验了,站在田头可以看到,他家的甘蔗地整齐划一,田间管理十分到位,一排排笔挺成熟的甘蔗表皮泛着淡黄色,等待着主人采割。“我这块地种了好多年了,今年的甘蔗收成还不错,不过有些植株开裂了,有的还出现糖心,主要是前段时间温度过高,另外也可能跟我这块地连续种植甘蔗多年也有关系的。”
  在离强叔甘蔗地不远的另一处农田里,叶生家的甘蔗11月初就开始采收上市了。由于地力较好、施肥方法得当与移栽时间适宜,叶生家的甘蔗长得特别茁壮挺拔。他家的甘蔗面积也在3亩左右,除了自家亲戚朋友享用,大部分运载到附近镇街摆卖。“我家的蔗在年初春节前一个月就移种了,植株间隔比较大,肥力也足,所以长得特别粗壮。卖蔗要看质量,这些大条饱满又甜脆的甘蔗每斤卖1.3元,平均每根可以卖到8元,才卖了一半就收入9000元了”。叶生乐呵呵地说。为了保证甘蔗皮色自然好看,叶生还特别在甘蔗地周围搭起了布帘,防止强烈阳光直射导致蔗皮变红变老,影响卖相。
  言叔有着同样丰富的种植甘蔗经验,看到我们前来,他非常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他种的甘蔗。“我家的甘蔗长势非常好,基本没有开裂的,爽脆多汁又清甜,很好吃,欢迎来品尝。”据言叔介绍,他家的蔗地是新地,去年种过香蕉今年才改种甘蔗。移栽前期,言叔放足了有机肥做底肥,同时在成长期与成熟期也加强了肥水管理,甘蔗长得特别壮,品质非常好,预计亩产可以达到1.4万斤左右,按每斤1元售卖,亩产值约1.4万元。
  据了解,从今年10月份开始,东莞市洪梅就有蔗农陆续开始采收果蔗。凼涌村的冰糖蔗多数从11月上旬开始采收,据有经验的蔗农介绍,过早采收的甘蔗糖份积累不够,吃起来不甜,口感没有那么好。进入冬季后,随着低温天气到来,甘蔗停止生长,果茎会积累大量糖份,口感与品质都会大大提升。这时的蔗最甜最好吃,12月与1月份也就成了冰糖蔗上市的旺季。如果没有客户前来收购,冰糖蔗的采收期一般可以延续到下一年清明前后。
  甘蔗是洪梅镇包括香蕉、水稻在内的三大传统农作物之一,有较长的种植栽培历史。据种植历史记载,洪梅镇甘蔗包括了两大类,分别是糖蔗与果蔗,由于各种原因,2003年后糖蔗基本无人种植。果蔗又分白蔗、红蔗及冰糖蔗(又叫台湾白),在三个果蔗品种中,冰糖蔗因其虫害少,易管理,皮薄肉厚、爽脆多汁、甜而不腻而深受民众喜爱,并成为当地农户选种的主要品种之一。
  目前,东莞市洪梅镇甘蔗种植面积共约170多亩,主要分布在凼涌、洪屋涡、夏汇及梅沙等村,均为农户小面积零星分散种植。为了深入挖掘冰糖蔗的价值效应,延伸其休闲体验功能,东莞市洪梅镇农业部门不断引导农户实行专业化与产业化生产,扩大凼涌冰糖蔗的品牌影响力。一方面是强化冰糖蔗种植技术培训与指导,今年以来,该镇农业部门先后多次邀请相关专家进村开展主题讲座,积极争取上级有关农技部门支持,开展冰糖蔗施用有机肥比对试验,促进改善地力环境、提高甘蔗品质。另一方面抓好质量监测,引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加强药物残留抽检,保证产出安全无毒。同时,该镇还加大了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系列甘蔗采割亲子活动,不断打响洪梅冰糖蔗的品牌。

品牌推荐
查看更多>>
 
 
建设工程与生态科学 | 关于我们 |专家智库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2015-2020 cnecag.org 建设工程与生态科学 备案号:京ICP备16025296号